发布时间:2023-03-20来源:编辑:浏览: 次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救治了一例腹痛十年的患者。患者由放射科负责人范淼教授诊断为较罕见的十二指肠旁疝,随后经过普通外科负责人陈志辉教授及其团队为其进行腹内疝复位、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术,帮助患者解决多年的腹痛之苦,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腹痛十年
体内“定时炸弹”随时发作
患者沈先生(化名)今年40多岁,因突发腹痛14小时来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就诊,医生为他进行CT平扫时,发现他的十二指肠出现积液、扩张的情况,被诊断为肠梗阻。
入院时,患者腹痛加剧,腹胀难忍,经过胃肠减压后,腹痛症状才有所缓解。为了查找病因,医生为患者开具CT增强扫描检查,扫描过程中,范淼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例较为罕见的十二指肠旁疝(右侧型)。
▲扫描现场
范淼介绍,十二指肠旁疝在临床上十分少见,仅10%-15%的患者在术前可以明确诊断。右侧型疝位于十二指肠结肠系膜隐窝(Waldeyer‘s隐窝)至十二指肠降段后下方,仅占十二指肠旁疝病例的25%,更难以识别。
临床上,十二指肠旁疝多为急性起病,表现为餐后疼痛,且有肠梗阻表现。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药物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要依靠手术进行治疗。
多学科会诊MDT护航
普通外科“拆弹”成功
为了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范淼立即联系了普通外科陈志辉,并详细介绍了患者的情况。
据悉,该患者已腹痛十多年,且反复发作,奔波了好几家医院进行治疗均不见好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听闻中山一院派驻专家团队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为此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CT增强扫描可见,患者空肠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疝入右上腹部,由于已进行胃肠减压,故肠管积液、扩张征象消失;患者盲肠高位。
范淼和陈志辉一起仔细阅读了患者CT扫描的图像,普通外科专业团队进行多次讨论,还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决定选用创伤最小的腹腔镜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术中,陈志辉及其团队经过探查发现患者腹腔广泛粘连形成,大网膜与前腹壁、小肠也存在多处粘连,盲肠被牵拉到右中腹部,小肠经十二指肠旁的隐窝疝至右侧腹腔。
结合患者的情况,陈志辉及其团队采用腹腔镜进行了腹内疝复位、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过程顺利,出血量极少。
术后,患者很快清醒拔管并返回病房,近期已办理出院。
指导专家个人简介
范淼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放射科负责人,中山大学医学影像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26年,主编专著2部,主译专著1部,副主编4部,参编12部,发表文章115篇。
擅长:擅长成人各系统疾病及胎儿、儿童、青春期及妇产疾病影像诊断、术后影像评估。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放射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学组、青春期医学临床影像学组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影像医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枢与头颈感染影像学组副组长、儿科影像学组委员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抗癌协会、健康管理学会等学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儿科影像学组常委及委员
广东省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组成员
陈志辉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普通外科负责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腹膜后肿瘤、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规范化手术治疗与综合治疗;熟练应用机器人/腹腔镜及消化道内镜对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胃、结直肠疾病的机器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2018-2019年曾多次获得全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视频比赛一、二等奖。
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在Gastroenterology、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共同)第一、(共同)通迅作者SCI文章12篇。
学术任职:
国际胃癌协会(IGCA)会员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常务理事
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专业委员会外科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ERAS)分会秘书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结直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结直肠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来源:放射科、普通外科 范淼 陈志辉 覃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