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6来源:工会编辑:浏览: 次
4月30日,2024年全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大会对“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东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杨超教授荣获“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大会现场接受表彰。
杨超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驻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的提前批专家之一,于2022年11月来到南宁,并积极投身于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以医院发展为己任,爱岗敬业,爱院如家。自医院独立运行以来,他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深入临床一线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科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他持续关注并引入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制定和维护高标准的临床治疗方案,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视病人如亲人,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病人满意度为标准,恪尽职守,为生命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为粤桂医疗合作发展、促进优质医疗下沉做出积极贡献。
自治区授予我院杨超同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既是对我院医疗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院医务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我院将以此为动力,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实做细各项医疗服务工作,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贡献力量,为建设健康广西添砖加瓦。
医者仁心,大爱无言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杨超个人事迹
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医者
杨超,泰国归侨子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历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侨联常委、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生长在爱国华侨家庭的杨超,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曾经在海外执业的优异表现,让他有机会通过“医疗优才移民计划”获得澳大利亚国籍,但心系祖国的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物质诱惑,回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医疗岗位的工作。多年来,他秉承病人至上、医者仁心的职业信条,多次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其中积极投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便是最好的例证。为实现广西百姓不出省就享有最优质的医疗资源,降低患者跨省外转、减轻患者看病负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该项目是广西“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民生工程,列入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神经外科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的五大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让广西老百姓更有“医靠”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一线城市著名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杨超在得到单位支援广西医疗建设消息时,第一时间报了名,远离了故乡、家人和年幼的孩子,放弃了一线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怀着为广西人民解决病痛的决心,毅然决然踏上了广西这片土地。
引进医疗新技术,深化粤桂协作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运行伊始,各方条件尚未成熟,缺少神经外科医生以及基本的医疗器械,且面临着艰巨的学科建设任务,杨超作为中山一院驻派专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迎难而上。他多次实地调查研究,梳理人员和设备方面的难点堵点。为了尽快开展第一台神经外科手术,他在手术室组织开展了5次神经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的联合培训和模拟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月12日,中山一院专家团队来桂后的第一台手术顺利开展。
一年来,在杨超的带领下,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54项,其中3D结构光注册机器人辅助三叉神经经皮球囊压迫术,双镜(显微镜、内镜)联合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11项技术填补了广西空白。他多次救治危难重症患者,完成86岁老人的巨大窦旁脑膜瘤全切除、94岁老人的三叉神经痛治疗、帕金森病DBS手术、连续手术15小时切除海绵窦斜坡肿瘤等病例。
在神经外科严重缺少医生的情况下,全年带领团队开展手术450台,其中三、四级手术280台。他亲自主刀四级手术高达130台,无一例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他带动神经麻醉亚专业和神经重症专业的协同发展,大幅提振各个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的信心。
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暖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口碑相传,迅速在广西“圈粉”无数,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来自四川、贵州、黑龙江等17个省份,更是吸引了来自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华人患者。
增进民生福祉,服务广西群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自2023年7月起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但是很多患者和家属文化水平有限,对报销材料准备欠缺,回乡后落实不了。作为医院分管医保工作的副院长,杨超不停思考如何打通异地患者报销的最后一公里,让患者用上广西的好政策。解决方案落在了如何在医院内现场指导患者完成报销操作,他大力推动医院和医保部门开展“医医合作”,成立了南宁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驻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医保服务站,将医保服务窗口前移,实现了医保业务在医院的“一窗办理”。以上案例获得新华社报道并登上了学习强国的头版。
医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治病救人,更体现在服务社会。秉承中山一院“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杨超常态化开展义诊活动,把医疗服务和健康理念送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用实际行动为广西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他多次带队到广西多地开展医疗援助义诊工作,为当地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杨超在带队赴革命老区百色市开展义诊期间,得知有些村民因行动不便不能来到义诊现场,他专程前往村民家中,为村民进行身体检查,指导治疗和用药。当地群众为了感谢他,特地送上印有“义诊为民心系百姓,医德高尚情暖人心”字样的锦旗,表达对杨超专家团队的感激之情。
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
临床的工作虽然忙碌,但在关注自身诊疗水平精进的同时,杨超还注重提升医院学科影响力。科研方面,他成功申报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各1项,获得科研经费70余万元。
他总结新技术经验,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BMC Neurology上发表了中山一院广西医院首篇SCI文章,实现了医院神经外科在科研上的“零突破”。他之后再接再厉,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16.7分。
作为脑脊髓血管病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神经外科成功承办第五届中国—东盟脑脊髓血管病大会和2023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年会暨第十届中国神经介入大会。
教学方面,杨超坚信教学与科研在医院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只有大力推进教学建设,才能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在他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举办了7场学术研讨会和9场手术直播活动,每个月定期举办研修班,进一步完善规范化诊疗进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疗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全新的开始从未令杨超裹足不前,勤勉走过的每一个岗位,都让他受益良多。当谈到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杨超说:“劳动光荣,我做一台手术,患者不用进ICU,他就省几万块钱。我多做一台手术,他没有后遗症,能继续工作养家,我就多帮助了一个家庭。能帮一个算一个。”
杨超始终以生命至上的赤诚之心,以白衣为铠甲,以手术刀为武器,在中枢神经的“方寸之地”,用精湛医术守护患者的生命中枢,为挽救和延长患者的生命竭尽全力,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书写医者的情怀与担当;为深化粤桂合作,实现国家区域医疗均衡发展和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不断努力,为广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来源: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