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官方网站

科室介绍

健康“邕”护 | 李金莲:吃药不注意这3点,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发布时间:2024-12-10来源:护理部编辑:浏览:

分享到:

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宣传健康科学护理知识,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于2024年1月起推出护理科普栏目《健康“邕”护》,将健康领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向公众进行普及传播,推动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

今天推出第27期《 李金莲:吃药不注意这3点,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640.png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没事就想着吃点药“调理调理”,但“是药三分毒”,吃药虽能治病,但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导致血液系统、肝脏、肾脏、皮肤等出现损伤,而药物性肝损伤最为常见。

那么,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哪些药物容易造成肝损伤?哪些人群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呢?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到你。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人体暴露于特定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引起的肝损伤,这些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药品,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

640.jpg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1.饮酒者、怀孕、老年和伴随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

2. 病毒性肝炎患者;

3.先前有特定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病史的患者;

4.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

5.有遗传因素的患者。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有哪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1000种以上,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包括传统中药、抗感染药物、抗结核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

640_副本.jpg


药物性肝损伤有什么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胆汁淤积明显者可出现黄疸、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表现。

特殊表型患者,还可呈现如发热、皮疹等肝外症状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性症状的药物反应。

640 (1).jpg


发现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怎么办

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到消化内科就诊。

多数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严重时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特殊类型的药物性肝损伤甚至可引起门脉高压性腹水、脾亢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及早发现药物肝损伤非常重要,可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损伤?请注意这3点

1.谨慎用药,若并非是为了治病需要,应避免使用非正规渠道出售、来源不清、成分不明、疗效不确切的保健品和中草药等。

2.精简药物,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多种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或者因重复用药导致毒性叠加。

3.密切监测:如果是必需的治疗药物,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有无皮肤或巩膜发黄、尿色加深、乏力、食欲不佳等表现。

640 (2).jpg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无需过度紧张,建议尽快就医,由医生评估肝损伤程度及类型,给予治疗方案及决定是否停药;如使用抗肿瘤、抗结核药等高风险药物治疗的特殊患者,建议定期到医院监测肝功能指标,评估有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护理专家名片

640 (3).jpg

李金莲

副主任护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消化内科执行护士长,消化内科工会小组长

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 (NBME)认证的健康教练导师;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导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护理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篇,主持广西卫健委自筹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与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课题 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发明专利申报6项。

曾获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人员心电图比赛优秀奖,2024年申报的护理服务案例获中华护理学会出“内”拔萃优秀护理案例展示;同年申报的护理服务内涵与外延项目获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南赛区优秀奖。多次获得院级各类比赛一二三等奖。

(来源:护理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