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1来源:妇科编辑:浏览: 次
编者按:医学科普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重要意义;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顺应国家大健康的策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创新展示医学科普知识,自2024年1月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推出健康科普栏目《佛子岭3号医生》,让医学走进大众,让健康融入生活。
今天推出第55期《钟华:警惕“红颜杀手”!关于子宫内膜癌你了解多少?》。
在妇科门诊,常有患者会咨询这样的一些问题,“医生,我已经绝经好几年了,最近又来月经?怎么回事?”“医生医生,我快50岁了,最近月经又乱,来的时间又长,可以用什么药呢?”“医生,我最近月经量变少了,是不是快绝经啦,可以吃些啥营养品、保健品补充一下雌激素吗?”
关于这些问题,医生经常会提醒大家,警惕“红颜杀手”——子宫内膜癌。那么,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高发人群是哪些?有什么治疗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
子宫内膜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其中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围绝经期患者可表现为各种出血性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甚至大出血;绝经后患者可表现为少量的阴道出血,量一般较少。
2.阴道异常排液:早期表现为少量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可发生局部感染、坏死,排出恶臭的脓血样液体。
3.下腹部疼痛:若肿瘤累及宫颈内口,引起宫腔积脓,可出现下腹部胀痛及痉挛样疼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出现严重的下腹痛伴发热。
4.腹部包块:早期无明显体征变化,晚期子宫可增大。
其他:晚期有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
1.年龄大于45岁。
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又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3.不孕不育人群。
4.功能性卵巢肿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
5.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6.初潮早(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晚(绝经年龄大于55岁)。
7.肿瘤家族史(有乳腺癌及肠道肿瘤,尤其是林奇综合征等肿瘤家族史)。
8.无排卵性疾病,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襄卵巢综合征(PCOS)等。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及MRI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增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
3.细胞学检查:目前我院可采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具有无创、安全、准确性高,取材满意、易于操作等特点,是子宫内膜癌筛查比较适宜的方法。
4.子宫内膜活检:这是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金标准。获取子宫内膜的方法主要为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下活检。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放疗和化疗常作为辅助治疗。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但对具有复发高危因素或者晚期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
部分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孕激素治疗。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1.高危人群可每年筛查一次。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忌烟酒。
3.提高对阴道异常出血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女性要注意
4.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雌激素制剂,切勿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物及保健品。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运动可以改善体内激素及其受体的功能状态,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会随之降低。
温馨提示
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且得到规范化的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女性若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月经素乱、经期延长、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不适,需及时就医。
对于已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也不必谈“癌”色变,经过积极治疗和密切随访,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身免疫力,都可以改善预后。
医生名片
钟 华
妇科,副主任医师;1998年07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修一年。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26年,擅长妇科内镜手术(腹腔镜,宫腔镜)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掌握并独立开展各类妇科四级手术;对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科炎症等诊断与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