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来源:编辑:浏览: 次
粤桂医疗协作,是一段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是一次心与心的紧密相连。2022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签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为记录和讲述粤桂医疗协作中的感人故事和显著成就,2025年1月1日起,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推出宣传纪实栏目《粤桂“医”心》。
在这里,你将看到广东医疗专家跨越山海,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广西,他们不仅治病救人,更播撒着健康和希望的种子。在这里,你将听到广西医护人员的成长故事,他们在广东专家的帮助下,不断提升医疗技能,为壮乡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粤桂医心”不仅是医疗技术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这里的故事,关乎生命,关乎健康,更关乎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让我们一同关注,一同感受,那些在医疗协作中“绽放”的医者仁心。
为进一步深化粤桂学术交流合作,推动超声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科室肌骨浅表亚专科超声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专家王竹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及业务指导活动。中山一院广西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李翠玲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王竹教授在李翠玲的带领下,参观了超声医学科肌骨浅表超声亚学科诊室,并亲自进行了腕关节超声检查规范化操作演示,帮助科室年轻医生巩固学科基础知识及提升操作水平。在病例讨论环节,王竹教授与科室人员围绕一例反复踝关节扭伤的患者的病例进行会诊,为患者的治疗提出专业指导意见。
为帮助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巩固专科技能水平,王竹教授还在科室做了腕管综合征超声介入治疗的操作演示,对肌骨超声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准备、药物选择及配比、操作要点及细节、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介绍,分享他在肌骨超声介入治疗的经验和心得,为科室更好地发展肌骨超声介入治疗提供宝贵意见。
放射状血流作为一个血流形态特征,常见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个典型的良性特征,但是其出现在甲状腺结节中,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性表现。为了能让大家进一步认识放射状血流,王竹教授还以《放射状血流:一个全新的甲状腺癌超声特征》为主题进行授课,通过分享发现放射状血流这一甲状腺癌超声特征的经验,强调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勤于总结,才能更好提升技能。
此次交流活动,促进了两院之间的业务联动,提高了科室业务水平,对推动科室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科室将持续深化与中山一院专家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来院指导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
专家介绍
王 竹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学术职务: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分会痛疼治疗学组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肌骨专委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肌骨、浅表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男性健康保健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超声分会委员,广东临床医学会超声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健康保健协会男性保健分会常委
研究方向:男科超声,肌骨超声,浅表器官超声,疼痛介入治疗。
专业特长:从事腹部、小器官及肌骨超声病变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近20年,尤其擅长甲状腺乳腺微小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肌肉骨骼、外周神经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以及男性不育的超声诊断。
超声医学科介绍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超声医学科现有医务人员19人,拥有高级职称资格以上4人,主任医师 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科室90%以上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
科室拥有进口及国产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9台,具备实时四维、造影、介入等先进技术及超声图文信息管理系统。科室综合各亚专科超声为一体,全面开展腹部超声、心脏超声、妇科超声、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胎儿各项专科诊断、小器官浅表超声、骨骼肌肉系统超声、外周血管、儿科超声等囊括人体各脏器部位的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诊疗技术,特别是在高危部位肝脏肿瘤消融方面具有成熟经验。
地点:医院住院部2楼,咨询电话0771-5722165。
科室派驻专家
李翠玲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心脏超声方向)13年;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及危重症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擅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对超声引导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学院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担任超声医学科心脏超声组教学秘书,多次获得医院“优秀教师”称号。参与多个国自然、省自然课题。参编专著多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
(来源:超声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