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豪副教授团队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Today

来源:中山一院 心内三科发布时间:2023-01-20 编辑:浏览: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三科(高血压血管病科)夏文豪副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Manipulating Bioactivities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derived Exosomes for Promoting 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以论著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 Today(IF:18.963)杂志正式发表。中山一院夏文豪副教授、陶军教授和中山三院纳米中心帅心涛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董兵、丘雨旻和刘哲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山一院为第一通讯单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基于干细胞的再生疗法是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维持血管稳态平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夏文豪副教授团队始终围绕血管稳态失衡的机制及基于干细胞的修复策略深耕细作,2020年团队从内皮祖细胞(EPC)直接分化的视角,探讨了基于多功能纳米载体的干细胞移植疗法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的新策略(Advanced Science,IF:17.521)。


近年来,基于EPC外泌体(EPCs-exo)旁分泌的再生疗法因在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持续热点。然而,EPCs-exo介导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且存在靶向缺血部位能力弱等明显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转化和应用。

       

夏文豪副教授团队从EPC旁分泌的视角,发现冠心病患者来源EPCs-exo促进裸鼠下肢缺血新生血管生成能力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来源EPCs-exo,原因与其外泌体中内涵的miRNA-199a-3p明显增高密切相关。进一步的miRNA测序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发现,miRNA-199a-3p通过靶向内皮细胞中的RNA结合蛋白QKI-5抑制了血管新生。


图片


此外,针对EPCs-exo血管再生疗法遇到的多重挑战,研究团队交叉融合纳米医学技术,通过抑制miRNA-199a-3p和cRGD表面靶向修饰调控EPCs-exo的生物活性,实现移植后对缺血组织的靶向递送和高效修复。研究结果为推进干细胞外泌体移植疗法防治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潜在的新靶点、新策略。

       

图片


夏文豪,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心内三科(高血压血管病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血管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干细胞修复策略相关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3项等10余项基金;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no Today、Advanced Science、Hypertension、Ebiomedicine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三等奖。

夏文豪副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离不开医院和心血管医学部对于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山三院纳米中心帅心涛教授团队在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应用等多方面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在血管损伤修复领域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